自從知道「包青天」在大陸重拍新版已有一段時日,不過到前一陣子才心血來潮把61集全部看完。睽違17載,金超群、范鴻軒、何家勁詮釋的包拯、公孫策和展昭真是黃金鐵三角,正啊!而且三人幾乎不顯老,實在是有夠厲害!
相差17年的版本,因為空間和技術的轉換,新版無論在場景、特效方面都比舊版出色(舊版景物和臨演道具等真是單薄簡陋得可憐),不過特效有時出色過了頭,到了讓我暗罵「這是科幻片還是怎樣?」的程度,SG-1裏的外星武器都還沒這麼誇張咧。金超群這次出馬當編劇,呃,不是說人嘗試創作不好啦,但是動作場面少了,文戲冗長繁雜,看各個角色在那邊拖拖拉拉講個沒完,整場拖下來令人氣悶。同樣的文戲,新版的對白內容給人太過做作,白話程度多過文言的感覺,舊版雖然也多少有這種問題,可是相較起來比較意簡言賅,用字遣詞也比較符合古意。能看到何家勁的展昭再出江湖感覺真是太好了,看過後來台版(焦恩俊其實不能說太差,可是過於陰柔)和港版的展昭,怎麼看還是只有何家勁適合。新版中還有一個令人驚喜的是公孫策戲份大增,給了他更多揮灑的空間,讓我們見識到這個開封府的軍師有血有肉更多情感的一面,而不僅是跟在包拯身後的一個影子。實在得說,范鴻軒真是飾演公孫策的不二人選!
大致上還不算太差...雖然有部分我都是用快轉跳過...新版的61集包含五個單元,「打龍袍」(就是舊版中的「貍貓換太子」)、「白龍駒」、「黃金夢」、「鍘美案」、「通判劫」,兩舊三新。「白龍駒」雖是難得一見展昭談戀愛的故事,但步調太慢拖拖拉拉,看得人要抓狂,白白浪費一個原本可以很有戲劇性的主軸。拉拉雜雜扯一大堆然後收線不及草率了事算是新版的通病吧,若是以後還有出新單元希望可以改進。
以下文章是轉載自迅雷影評,作者為小影。我不諱言我喜歡展昭,但是能像作者這樣洋洋灑灑揮筆成文的本事可真是沒有,佩服佩服。也許是年紀大了,那種仰慕的熱情淡了,但文中的心境我能懂,畢竟青澀的年少歲月,人生路上能遇到指引明燈的那種感動我也有過--或許,這是後來我看「響鬼」之所以心有戚戚焉的緣故?如今要我為近不惑之年一路走來當成良師益友的偶像們如此為文是超出我能力範圍以外,但是他們留給我的一切今生不滅。謹以引用的此二文,獻給所有讀友心中有過之感動。
------------------------------------------------------------------------------------------------------------------------------------------
十幾年的回憶,轉載自無忘江湖,獻給摯愛的勁版昭昭。
那個時候我還小,不懂得什麼是愛,也不懂得去收集那些當時隨處可見的印著他圖案的東西。我只記得他笑笑轉身消失在人群,融進和那襲藍衫一樣澄澈的天。從此留在心頭的那片溫暖,任什麼也無法抹殺。
那個時候我倔強,不肯承認自己是多麼渴望每天準時在電視上見到他的身影,更不敢面對自己對他心靈上的依賴。直到有一天,像往常一樣在看過第一集之後戀戀不捨卻乖乖的爬上床,蒙上被子,靜靜的為那句“展護衛活不過明天”哭了一夜。
幾年之後,我才明白,那個人已經成為我心底的刺青,只要我活著就一定會帶著那個印記;
幾年之後,我才發覺,自己其實一直都在沿著因他而改變而選擇的道路行走;
幾年之後,我才領悟,我那時哭泣,是因為,怕醒來,面對一個沒有他的世界……
誰能告訴我,一千年有多遙遠?我只知千年前也有細雨紛紛的清明,不過雨傘下多了孤單而挺拔的脊樑;我只知千年前也有日行千里的駿馬,只是馬背上多了瀟灑且俊朗的少年。若無心境,千年與一瞬又有何不同?時光濾過無數的不經意才淀下厚重的歷史;而自上古正氣不滅,劍鑄的英魂才方得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多少大浪淘沙,才讓世界記住一個他?
展昭不朽,敢擔道義的鐵肩不朽。 “路見不平,展某尚且拔刀相助”,“一生自命英雄”。他為道義敢劫法場,他為道義敢抗聖命!好男兒立身堂堂,為保一清正愛民的好官,他一人一劍對峙百千弓箭手。面對威脅,放出“只要你射不死我,我手中寶劍絕不饒你”的豪言,如此壯舉,憑誰又能放膽一試?大丈夫襟懷凜凜,便拼去項上人頭不要,也要保無辜的聶氏一家。雖皇帝一赦使天下大快,但須知展昭何罪?若不肯草菅人命是罪,則展昭雖死亦難杜天下悠悠眾口,蒼生不服!展昭無罪、道義無罪,無罪何赦之有?天也憫他,若真是作姦犯科之人,則當如文意天寶,死於天怒之下。
展昭不為包拯而活,更不為皇帝而活,展昭為天理公道而活,他只忠於自己的原則。即使他已選擇離開那曾經的鮮衣怒馬快劍斬恩仇的歲月,但終究是江湖弟子江湖老,骨子裏的江湖氣仍在,就算刻意收斂,也不免流露三分。所以他寧可背因私廢公的罪名,也要先放人以報恩,再親手擒其歸案,箇中原由,決不僅因兒女私情。 他依舊習慣被稱為展大俠,他依舊嚮往有朝一日終老山林;他的俠氣依舊重於官架,他愛自由依舊勝於約束;他依舊會有血氣方剛的衝動,任公孫策如何也拉他不住;他依舊會夜裏重操舊業,寶劍出鞘教訓奸商貪官。南俠也好,御貓也罷,展昭始終只是展昭而已,從生到死,他都只效忠心中的自己。於江湖道、於六扇門,他決不會接受強迫於他的任何東西。男兒生而如此,便無論身在何處,也必不負蒼天賜他的錚錚鐵骨,也必不少滿腔熱血的拳拳之心。
展昭並非有勇無謀的莽撞人。文氏府內,戲謔不可一世的一家四口,不卑不亢又可沉著的面帶微笑;駙馬家中,暗助秦香蓮一雙小兒女逃離虎口,乾淨俐落又不落擅闖禁地的口實。秋雨中他痛打地痞為入獄見含冤人了解真相;破屋內他支開彩雲讓澄因到開封府報信通風;萊陽縣他打草驚蛇使文師爺心驚方能尋至公孫策被囚之處;後花園他和藹可親讓唐小光信任才在大堂取得目擊證言。他不因自己曾萍漂四海而簡單粗暴。他智慧,他謙恭,他溫文,他不僅懂用雙拳去回擊挑戰,他有頭腦和計謀在危難時助自己成功。
展昭並非重武輕文的粗獷人。在楊家揮毫短短十字——“鐵肩擔道義,寶劍斬奸邪”——痛快淋漓的盡訴了自己的平生。其正氣凜然,便叫善者親,惡者懼;其豪情壯志,但憑天地鑑,世間存。他與單平在竹林夜幕中飲酒對詩,短短幾句之間,意勸浪子回頭;他陪學文讀書了雪梅遺願,區區一年寒暑,果然金榜題名。他儒雅的文人氣質體現在平時的言行舉止。看他覆述恩師那四句箴言時的表情,確頗有一股學子之風。
展昭並非寡義薄情的負心人。義是府衙後院心痛的面容和跪倒在師傅面前的雙膝,情是漫天飛雪下寒梅前一團緘默沉重的火紅。血雲幡他為愛人落一滴肝腸寸斷的英雄淚,第一莊他為故友抱一顆篤信堅定的必死心。他清濃,卻深沉不露於表面;他義重,內斂不掛於口中。所以他的情義可能不被理解,但情義無價,情義至真。
人說展昭過的苦,他遊走在官府與江湖之間,兼雙重身份,卻又難被認可,無處覓知音。他只能孤單地恪守那獨屬自己的原則。他抓過愛人,擒過恩人,緝過友人, 殺過故人,他甚至讓栽培自己從小長大的師傅傷心。所以你說他冰冷,可為何他對陌路者的遭遇卻有似火的熱情?所以你說他天煞孤星,可他對幸福的追求也一樣如 人之常情。只因為他叫這個名字,那雙手便要緊緊握住飄搖的一切,卻再無力去掌握自己的命運。他得不到許多看似平常的東西,肩上卻永遠都有放不下的責任。世 人皆言他是堅毅如鐵的好漢,可誰知他也會抑鬱憤懣?他助多少人度過苦海,又有誰能為他撫平傷痕?他的淚水揉搓著熒屏外多少少女的心痛,看慣了他堅強,又怎能漠然地接受他心傷?
人說展昭大愛無情,他用他博大的胸懷去愛去包容溫暖整個世界,卻豈肯獨留下一份私心給自己?你說他萬花從中過,片葉不沾身,但他像陽光一樣照亮了那片花園,讓它們勇敢的迎向自己的天地;你說他仗劍三尺,江湖之外,他仗劍為匡扶人間正氣,為告訴人們男子漢不該只有信馬由韁的野性,為國為民,正當如此為俠!
有多少人都沉醉於那清明時節雨中飄然遠去的背影,有多少人都感動於那面對死亡淡定悠然微笑的顏容。有多少鏡頭我們今生都不會忘記,那高昂的頭顱,那跪倒的雙膝,那盡顯英姿的一劍風華;那輕輕搖擺的玉墜,那高高舉起的令牌,那揚鞭躍馬踏平世間路的一騎紅塵;那緊握的鐵拳,那舞動的紅旗,那一聲震天徹地的怒吼;那盈盈含淚的雙眸,那虎虎生威的義劍,那冬日裏孤單飄零的一株雪梅。我們沒有忘記,從來沒有忘記,那個人的一切寄託著我們年少時所嚮往著的這世界的所有美好,滿含著溫暖的期盼,如同凜冽的風中孤傲不肯凋謝的花朵,是方向、是偶像、是榜樣、是神!
我們記得那一幕一幕,我們記得那讓我們感動和澎湃的身影。我們記得鍘美案他挺身救弱妻稚子,辨狀元他星夜探乞丐人家,狸貓戲他進皇宮保護龍母,雙釘計他入妓院力救包公,探陰山他著藍衣英俊瀟灑,紅花計他念舊情捨身鳴冤,鍘龐昱他祭兄長背影深邃,鍘包勉他斥惡婦義正詞嚴,烏盆記他馳駿馬紅塵一騎,秋娘案他入囹圄細探案情,鍘王爺他拾髮簪勸慰婢女,古琴怨他出令牌法場救人,三擊鼓他戴面具深入內幕,孿生劫他醉吟詩文武雙全,報恩亭他訪二老孝義為先,判女婿他劍出鞘護衛青天,紫金鎚他仗尚方義斬暴徒,第一莊他信故友言出必踐,寸草心他救陌路捨生取義,屠龍記他戲文家笑看風雲,蝴蝶夢他樂蹴鞠一展身手,天倫劫他救孩童無愧英雄,孔雀膽他憶師恩不忘箴言,雙包案他帶重傷不捨兄弟,念貞節他見兇刀回望童年,血雲幡他望離傘天意早定,生死戀他喬裝扮明察暗訪,尋親記他戰雲龍義薄雲天,憶踏雪他督浪子不負重托,青龍珠他面鍘刀笑對生死,魚美人他屈雙膝為保清官,狄青案他拒險阻身先士卒,保章洛他縣衙內舌戰庸官,雷霆怒他劫法場俠客本色,陰陽判他探翠嶺生死攸關,九道本他城頭舞紅旗招展,菩薩嶺他護眾人怒殺衙役,畫中話他保母女大義凜然,除太師他為包拯借酒消愁,救王孫他懲奸商造福黎民,遇五鼠他讓解藥捨己為人……
是的,我記得了,我記住了那個人。
每當看到他微笑著揮手送那個女孩上路遠行,我都覺得,他,彷彿是送走了我的童年。
那些遙不可及卻又清晰如昨的夢呵,編織著一個生命的最初,裏面沉沉滿滿的,全是愛。那燃燒的小宇宙也是你的模樣,從此便可以在你的影子中,作最強最有力的自己。
行千里,沿途有你。是昨日的你改變了今日的我。只要心中盛著你教給的一切,便知那夢在身旁,而無論近在咫尺,亦或遠在天涯。
越千年,沿途有你。不能想像無你分享而了無生氣的世界。只要那俠義的風骨猶在,我就可以依然堅定的熱愛和感恩。
我記得你,不因你是我的什麼人,因你已融進我血液裏。
是的,我記得你。
你是展昭。
你是那劍鑄的魂。
-------------------------------------------------------------------------------------------------------------------------------------------
南俠,御貓,四品帶刀護衛,他有很多個名號。正是這些不同的名號,成就了一個武俠作品中獨具特色的人物——展昭
“他有點像江湖上傳說的俠客,可又不全像;有點像官府中的官差,可又沒穿官服。”《乞丐王孫》中的小七是這樣描述身著便服,外出公幹的展昭的。對於此人身上所具有的對立品質,小七感到極為的疑惑,因為在人們的想像當中,俠與官似乎是格格不入的,而江湖與官場,更是兩個鮮有交集的世界。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從亦俠亦官的展昭身上看到諸多的悖論,諸多的矛盾,諸多的捨棄,以及諸多的抉擇。
有人說,展昭之能在於他可以自由的穿梭於江湖和官場之間。我卻不認為展昭有這種“自由”,他選擇了仕途,便不得不放低俠客的身段,若要重出江湖,就再與官場無涉。他無法游刃有餘的在兩種角色中互換,每每處於邊界,他總是無力的,總是為難的。 “宦海之洶湧無異江湖之浪濤”,而身臨二境,更叫人身不由己,力不從心。但是,這些困境絲毫沒有削弱展昭的品格,反而使他的形象越發的豐滿,讓人更能理解何謂英雄之隱忍和自我控制。
換句話說,展昭的可敬之處並不在於他的“能”,而正在於他的“不能”,他的無力卻盡力,捨“俠”不捨義,棄武不棄心。
同時這也是為什麼我只想談論《包青天》裏的展昭的原因之一。在《包青天》中,展昭是配角,因此編劇沒有花什麼筆墨描繪展昭的俠客身份,一切圍繞著包拯打轉,展昭也自然多被稱為“展護衛”而不是“展大俠”。與眾多貓迷希望展昭作主角,希望看到貓鼠互動或展昭的感情戲不同,我恰恰喜歡包劇對展昭的定位。你若是想看一個俠客的生平,則小說影視比比皆是;你若是想感受俠骨柔情,則相關作品亦不在少數。唯獨這個動不動向包拯下跪,時常說“屬下失職,願領受大人責罰”的展護衛是如此的獨特。偶爾碰到加重展昭戲份的單元,不僅讓人有遇到稀世之物的欣喜,同時也可以藉此了解展昭性格的側面,雖是霧裏看花,但這種未盡未滿的著墨留給我們遐思的極大空間。當然,我喜歡包劇的展昭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何家勁刻畫的展昭完全符合我心中對這個人物的所有想像,正氣凜然,堅如磐石,沉著內斂,宅心仁厚,時而機敏,時而單純,以及那不經意間的孩子氣,渾然天成。
展昭對“俠”的詮釋
所謂江湖,快意恩仇,我們在武俠作品中所見識的俠客無一不是“逍遙法外”,善惡對錯,全憑自己的直覺判斷,手起刀落,決不遲疑,如此固然瀟灑,但罪與罰也顯得過於的隨意。因此,江湖上紛爭不息大都因仇怨難斷,當每個人都有權力定義“正義”的時候,誰都無法被別人說服,自然難止干戈。俠客的另一個重要標誌便是對武力的依賴,以武會友,以武殺敵,武力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手段。
這就是武俠的世界,以己意為律法,以武力行己意。很顯然,這樣的俠並不是人們心中理想的模式,於是人們開始思考何謂真正的“俠”。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是金庸小說裏對大俠的定義,不過這裏的“為國為民”從小說看來指的主要是於亂世中保家衛國。無論是郭靖,還是蕭峰,他們的身份以及在大時代環境下所扮演的角色都不是一般人可以企及的。那麼於治世又當如何呢?生於治世下的展昭選擇了律法,於是俠客成為影子,執法者才是真正身份,武力成為手段,法治才是終極的目標。
律不治而俠起,當法律不能保證公平時,人們需要有人出來主持正義。俠客生存與法律的真空之中,是一個不得已的存在,他們可以救人於危難,也可以懲戒奸邪小人,但是所助所懲都極其有限。可以說俠客作為符號的意義比他們真正的作為要大得多,他們的存在是對作姦犯科卻又認為可以逍遙法外的人的威懾。而民眾的真正希望所指在於依法的裁量和公平的體制,若律法嚴明公正,無論什麼紛爭都有訴諸的途徑,又能依正當之程序得到評斷,這才是民之大幸。展昭自是認識到了這一 點,因此,他手中的三尺青峰不再是了斷恩仇的利器,而是維護律法尊嚴的執法者之劍。雖然他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展某人在公門,身不由己”,但他最初進入公門就表明他認同包拯所代表的律法義理,並作出了自己的選擇。之後與包拯相隨,耳濡目染,他對法的含義了解得更加深刻,每每遇到矛盾,他總是放棄俠客之身份,而全律法之威儀。
同時他又具備俠的所有正面特點:武藝高強,助人救人,重情重意,嫉惡如仇。他所拋棄的只不過是武林中人以己意對律法的越俎代庖。即使內心深知劍下之人罪無可逭,依然交與開封府衙公平審判,這與江湖兒女的處世方式有著天壤之別。
《五鼠鬧東京》的最後,展昭有機會手刃殺師的仇人,但他依然勸他的師妹將仇人交由法律制裁;《鍘包勉》中,他一次又一次前往萊陽尋找有利於包勉的證據; 《雷霆怒》裏為了要柴文義伏法,展昭聲稱要重出江湖,但最終包拯一句話,他還是壓住了心中怒火,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如此不難理解為什麼在《包青天》中我們看到展昭最重要的任務是蒐集證據,因為證據是法之根本,雖然不如馳騁江湖來的寫意,但卻符合展昭的立場。當然,為了滿足我們這些觀眾的需要,展昭在查案的過程中總是遭遇各色以武犯禁之輩,槍來劍往,彰顯南俠的超凡武藝。
但是在很多時候律法本身是蒼白的,不合理的。 “殺人者昌,仁義者亡”,在律之明文不符合終極道義的時候,展昭仁俠的本性以及執法者的身份共同造成了悲劇的可能。
《青龍珠》這個單元想必很多人還有所印象,為了不濫殺無辜而抗旨的展昭只能選擇犧牲自己。其實這並不是他唯一的路,抗旨之後他完全可以重出江湖,無人可以奈何他。但他最終還是選擇面對虎頭鍘,固然主要是因為忠於包拯,又何嘗不是對自己的信念固執的堅持。岳天仇無法理解展昭的無奈,不禁哀惋:“展兄,你一心求死,如同夏日蟬兒,不值,不值。”然而,面對這樣的困局,死之於展昭是唯一值得的選擇。如果必須犧牲一個人來同時成全道義的價值和律法的權威,俠者,自然慷慨捨己。
這就是南俠展昭,以律法設定行為的邊界,以道義指引內心的抉擇,以生命成全無法化解的矛盾。仗劍三尺,江湖之外,紅袍展仁心,青峰昭律義。
展昭與包拯
記得在《魚美人》中被困魔窟的展昭身負毒傷,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紙紮舖的窗戶照亮他蒼白的面色時,他想起的是破案期限將至的包拯,他跪求金小姐回府解包大人之困,那一句“天下可以沒有展昭,可是不能沒有包大人”讓人唏噓不已。
包拯之於展昭如父如兄如師如友,是一個可以讓他生死與共,天涯相隨的人。展昭對於律法的堅持可以說主要是出於對包拯的堅持,在他眼裏,包拯於公代表法律的正義與公平,於私對他有知遇之恩,父兄之愛。在這位包大人面前,剛毅如展昭,也時常像個犯錯的孩子,動不動撲通一跪,可憐可愛之極。我想還從來沒有一個大俠像展昭這樣時常“卑躬屈膝”,不過透過這樣的姿態,我們看到的是展昭的謙卑知禮,以及包拯在他心中無上的地位。
用展昭自己的話說,“展某本是閒雲野鶴之身,賣於帝王家,不是為了榮華富貴,而是為了可以跟隨包大人為朝廷百姓做一番事業。”話雖樸實,卻是展昭內心最真實的表白。包拯是他成為執法者的直接動因。如果說包拯信仰律法,展昭則是信仰公平正義,而在他的心中包拯是法律得以公正執行的保證。如若包拯罷職辭官,展昭會毫不猶豫的脫下官服,或重出江湖,或歸隱山林,因為一個體制容不下包拯意味著容不下公義,對於展昭來說便失卻了所有的意義。
當然,展昭對於包拯的情感並不是這樣硬生生的,什麼都以法為先。包拯雖是他的上司,但展昭更多的視他為恩師與長輩。無論一個人多麼的成熟有擔當,多麼的自信和堅強,如果有人可以讓自己在無助的時候放下擔子,迷失的時候找到方向,都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包拯正是這樣一個扶正展昭前途、方向、信仰的人,因此展昭對於包拯的敬重、忠誠與護衛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包拯的存在架空了展昭心中的“我”,唯有在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他才想起自己。他心甘情願成為包拯的影子,時時刻刻自責自省,是為了對得起包拯給與他的那一份信任。同時,信任又是一副沉重的擔子,即使強悍如展昭,那無所不在的壓力也常在他深鎖的眉頭若隱若現。不過,那曾打動我們的不就是展昭的那份隱忍與承受,自制與堅持。他可以張狂,但卻謙恭謹慎,他也成為中心,但卻甘當陪襯,歸根究底,是因為有包拯這樣一個契合他的靈魂,並值得他用生命去護衛的人。
可以說沒有白玉堂,展昭還是展昭,沒有四大校尉,展昭還是展昭,沒有知己紅顏,展昭也還是展昭,唯獨沒有包青天,展昭就不再是那個讓我們銘記十三載的紅衣護衛。
--------------------------------------------------------------------------------------------------------------------------------------------
寫得不錯,是吧?雖說板上回應有人嗆聲作者瓊瑤看太多淨會無病呻吟,可是我覺得能寫出這樣文章也大不簡單了。
在這裏要說一件事,也許是戲劇的誤導,大家總覺得包拯比開封府眾手下年紀要大,可是在「七俠五義」中(對,好啦,我當年因為包青天去買了七俠五義原著小說來啃好唄)的描述,展昭其實比包拯大(包拯16歲,展昭「20上下」),和王馬張趙一干人等年歲其實也相去不遠(展昭和四人交情匪淺,所以年紀上差異應該大不到哪去),唯一沒有很明確描述的是公孫策--至少就我記憶所及,不過他年齡照看應該比包拯大,因為他「滿腹經綸但屢試不中」,考好幾年都沒上的話絕對比每試必中的包拯大啦。想想這是很合理的,年齡相近思想類似的人較容易走在一塊兒嘛,不過可能拍起片來就不太有戲劇性了,因此才出現選角(七俠五義的組合,正史包拯為官的年紀)上年齡的差異。
- Jan 13 Wed 2010 13:19
新包青天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