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分享讀書心得了,書一直看得不少,卻沒時間好好記錄。趁著記憶猶新時先寫一些最近剛看完的,其他有時間再一一補上。

【不開車,在路上】

不開車在路上.jpg

作者在歐亞美洲數個城市體驗各種大眾交通工具(個人認為亞洲沒去香港太不科學),包括捷運、火車、公車、輕軌、腳踏車等等,探討大眾運輸政策的利與弊--多半與執行方式和思維有關--大眾運輸和私家車的拉鋸戰世界各地都在上演,台灣人也毫不陌生。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大眾運輸不便捷導致民眾選擇使用私家車作代步工具,愈來愈多的私家車造成嚴重交通阻塞、能源消耗、空氣汙染、土地規劃不良(為了興建更多道路和停車空間而壓縮居住空間及品質)、人身安全受威脅,這種爭議是否大家都很熟悉?

作者認為美國打造的「幸福郊區」生活不切實際,因需要幅員廣闊的土地來興建馬路和住宅,在住宅區內車輛來來去去造成很多意外,然後只要沒車人就動彈不得哪都去不了。另一方面市區只有辦公大樓沒有居民,許多早年興建的社區大樓破敗傾頹或成為犯罪溫床,為了進城上班的車輛還得不斷興建馬路和停車場,人們必須付出很多不必要的成本。他認為大眾運輸規畫良好的城市能夠吸引居民回流,有效利用土地、節省能源,住宅、餐廳、市場、購物、辦公都在步行或搭車能到的距離,加上不需要用車就可以將馬路和停車場空出來興建房子和規畫綠地,無論怎麼看都非常具經濟效益。 所以以前台灣人老是羨慕國外能住在郊區沒有商店侵擾,現在台灣這種住商混雜(或至少住商相鄰)反而成了具有效益的指標?誰說外國月亮比較圓啊?

書中娓娓道來美國是怎麼從曾經的公共交通工具暢行演變到今日為汽車獨大的歷史,也探討並比較許多城市的公共交通政策,比如捷運工程最為浩大造價也最高,因此行車路線、城市設計、接駁轉乘的規劃就非常重要;火車適合中長途大量運輸但不易融入城市,載人載貨和準時會是最重要條件;輕軌鋪設地點要注意,否則容易淪為不中用的觀光設施(讓我想到高雄的輕軌在那渺無人跡的地方到底是要怎麼疏運交通);公車利用現有的道路基礎會是最方便發展且廉價的工具(相較於其他交通工具,公車票價最為親民是窮人的恩物),但要如何與已經惡化的堵車問題互相爭道考驗著主管機關的智慧。

重要的是,主管機關是不是有發展公共交通的決心,真正能做好公共交通的政府都是無畏於汽車駕駛人、汽車相關工業者的不滿與抗議,他們一方面建立並改善大眾運輸路網,一方面不斷限縮私家車輛的方便性,大舉限制私家車在城內通行(包含收費、管制或禁止),不給停車空間,用路人需繳交大額稅賦或各式費用,逼得眾人改變習慣使用大眾運輸(忍不住想到台北市之前拆除的自行車道,究竟是真的不需要,還是政府官員沒有肩膀扛下汽車駕駛人的抱怨?),而從私家車徵得的費用又可投入來完善大眾交通。作者的另一個意見是經營權不可交給民間,政府要能全權主導,理由是大眾運輸一旦成為私人營利工具,偏遠地區路線將因為低或負獲利而遭到犧牲--這在台灣也很常見。

看完以後反思台灣,以目前政府官員的膽小怕事,想改善公共運輸系統?很難喔。掩書長嘆。

 

【其實大腦不懂你的心】

其實大腦不懂你的心.jpg

為什麼說大腦不懂心呢?主要差別在於「情緒」和「感受」。「情緒」是外顯的表現,由眾多生理反應(行為轉變、賀爾蒙變化、臉部表情改變等)所組成;「感受」則是個體對自身情緒的查覺,是一種個人的心理經驗。情緒有共通性,但感受不一定有。簡單來說,這有點類似在探討「生理學」(神經科學)是不是能夠等同於「心理學」、「哲學」?
書中列舉了七種人類最常出現的情緒:憤怒、罪惡感、焦慮、悲傷、同理、喜悅、愛情,並由哲學和大腦神經學兩方面去討論,看是否可以比對出同樣的結果。在目前的科技層面上,大腦仍是一個充滿神祕的物體,雖然透過功能性核磁造影可以看到大腦活動的情況,但人類仍就無從得知在那複雜的神經細胞間究竟有著什麼樣的交流。也許將來有一天科學和哲學能夠合而為一,但現在仍是個剛能一窺堂奧卻尚無深入之法的未解之謎。

 

【性、謀殺,以及生命的意義】

性謀殺.jpg

這本書是從演化心理學的角度觀察人類的行為並提出解釋。一般解釋行為的心理學主要是以當下刺激引起的行為來進行心理反應機制的分析,但演化心理學卻把時間拉回幾千萬年前,挖掘出隱藏在大腦新皮質下的爬蟲腦如何影響人類,大腦是怎麼以千百萬年來的演化面對出現在眼前的刺激。從這個觀點看事情很有意思,我們的行為其實背後包含著原始的動機,比如繁殖、覓食、求生存等;書中舉的一個例子是,很多在藝術文化或政治上追求改變創新的都是年輕人,而在有求偶暗示下的人其求新求變的程度會升高,尤其男性最明顯(女性變動不大或甚至沒有影響)。還有其他很多實驗,說明人類行為的產生比我們想像的要原始許多。這應該是我看的第一本演化心理學書籍,按照作者所言,演化心理學在心理學界是被視為離經叛道的一支,我猜大概是心理學大佬們無法接受人類有可能是被如此原始的本能所驅動吧!雖然不清楚到今天是否其學術地位已有所改善,不過能從另一個角度來剖析行為的生成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小心,魔鬼就在你身邊】

魔鬼在你身邊.jpg

這本書說了很多卻等於沒說。全書的概念就是正常人的念頭和心理變態有時僅有些微之差,只在於對想法的執著度、是否會感到羞愧等等。有的時候明明知道對方有問題,只是看要不要選擇面對,就像很多家暴事件,當事人已經有心理變態的資格了,但家人選擇隱忍,社會提供的協助也極其有限--這看來好像正好跟上時事,但並不是這樣,只要有留意資訊,甚至是在左鄰右舍或者身邊親友之間,可以看到這種事情是不斷在發生的。其中打工仔最心有戚戚焉的應該是「老闆是不是心理變態」那一章吧,其實野心勃勃的成功人士基本上和心理變態只有一線之隔而已,他們有很多想法、作法、大腦運作方式完全雷同,差別只在他們從事犯罪的領域罷了。寫的時候剛好看到這篇文章,大家可以體會一下。

 

【壞習慣的正面力量】

壞習慣的正面力量.jpg

這本書內容跟上面幾本有關,主要是談生活上一些看來不大得體的行為其實可以給大腦帶來愉悅感,因而使人能更放鬆或更有動力。當然在大腦的學術探討深度比不上前幾本,僅是簡單提起,以有趣為導向的科普書,看看就好,深究可免(內容也沒什麼好深究的啦)。

 

【島嶼‧浮城】

島嶼浮城.jpg

在我成長的時候,香港是個進步、時髦、引領流行的夢幻之地,當年港劇部部都好看,四大天王迷倒眾生,每年暑假/過年黃金檔期大家期待的是嘉禾和新藝城的電影,港片可以笑傲票房打趴好萊塢。我記得以前會拿著錄音帶附的歌詞單一句句學著唱粵語歌,用存下的零用錢一遍又一遍看嘉禾三寶的電影,最高紀錄是一部電影重看八次(懷念首輪電影票八十塊的時代),每個月跑到六合路書店去買香港出版的電影雜誌。那個時候,香港人看不起大陸也看不起台灣,在他們眼裏,即使台灣經濟起飛是個撈錢的好地方,但跟大陸是同樣水準的鄉下。

大約是我進入機場工作後幾年,漸漸的香港旅客多了起來(那還是在高雄,估計同時期桃園應該更明顯),聽著那熟悉又陌生的粵語,被勾起的情懷使我開始上網去看香港的動態。起先是被「五個背包的廿七天練習曲」所驚異,沒想到台灣會那麼受香港人歡迎,後來在更多遊記上看到同樣的熱情,很多人還專程來台追星(什麼五月天蘇打綠周杰倫如數家珍,要是說這些不在我年代裏的人我一首歌都沒聽過會不會被鄙視);最親身經歷的,是在鹿兒島巧遇的一個香港留學生,她大聲告訴我們:「我都說台灣是我家!!我一年至少要回家一次!!」

這本書訪問了十五個來台生活的香港人,褪去了旅遊時表面的光環,開門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現實生活,台灣還會像他們原本想像的那麼好嗎?共通點:他們覺得台灣不像香港那麼功利,對於從事「非頂尖賺錢行業」的另類工作者包容性比較大,人與人之間也比較不會彼此猜忌(這個我想應該看情況吧);缺點呢,台灣人工作態度差且無效率(委婉講法叫慢活,我猜事實應該是心不在焉或是混吧),上到政府機關下到平民百姓都一樣;其中一位還覺得台灣人很偽善,遇到事情不想撕破臉而消極不解決,然後背後才窸窸窣窣說三道四,這讓習慣打開天窗說亮話直來直往的香港人很抓狂--這點我挺同意的,現在很常遇到有事情大家只會拿出手機錄影然後放上網大罵,但在當下最能主持正義糾正錯事的時候卻無一人挺身而出;或是每次談事情、開會時大家客氣來推讓去,因為沒人想當壞人一語道破事實導致兜兜轉轉最後一事無成。而在香港媒體做的移居台灣香港人的調查上還有一點很令人警惕的,就是在台開餐飲業的香港人無法理解台灣人只要便宜不要品質的行為,導致他們很難與使用黑心食品的業者競爭。做農的都曉得,吃下肚的東西要好要安全就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瘋狂追求CP值追到的是什麼東西你永遠不會知道。

我覺得近年來台灣老是自吹自擂,認為台灣人一級棒東西最好吃風景最漂亮,超級自我感覺良好,我在螞蜂窩的遊記區就不只一次看到要是有人寫台灣的景點啊人啊食物啊沒有外傳的那麼好,底下留言就一堆謾罵叫人不喜歡就不要來不懂欣賞沒文明走好不送,是說這種自信感到底哪來的超讓人汗顏。這本書讓人從外來者的眼光重新評鑑台灣,讓我們可以好好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我和殺人魔相處的那一年】

殺人魔.jpg

作者與大家分享在所謂的「精神病監獄」工作的見聞與感想,也點出了不少令人深思的問題。「司法精神病院」收容的是以精神病為辯護理由獲勝不用入監服刑的重罪犯(通常為嚴重暴力或殺人犯,無論他們的精神病是真是假),但弔詭的是,這種機構身兼精神病院和監獄兩種功能,可是在安全管理上比一般監獄鬆散,在治療方面又不及醫院專業,使得它成為一個充滿危險又無法有實質成效的地方。礙於經費和醫師問題,一般(公立)醫院精神病專科都已經缺乏人手,更遑論這種低薪又危險的四不像機構,作者直接點出了美國醫療資源不足的結果:院裏的護理人員幾乎都已「外包」給亞裔、拉美裔、非洲裔等外籍人士,他們和百年前的移工一樣,毫無選擇的只能在這種低薪又充滿危險的地方工作。由於安全管理不如監獄嚴格,除了出入口的門禁檢查點外,所有醫護人員是和這些重罪犯在相同的空間混合活動,除非發生事件,否則不會有獄卒或警衛,醫護人員經常遭受暴力侵犯和生命受威脅的情況,甚至殘廢或喪命。而病患同樣有著人身生命危險,一般監獄中的性暴力或肢體暴力這裏一樣不少,而病人本身的精神疾病也無法接受有效的治療,導致他們的危險性永遠無法降低。每次病患提出假釋申請,醫師就要面對現實與道德上的難題:他們到底該不該把這些重傷害或殺人犯再度放回社會裏?
書中作者敘述了在制度和現實下醫護人員的無力感以及病患的人權等問題,可以讓我們一窺這對普羅大眾而言相對陌生的領域的黑暗面。

 

【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

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jpg

當大家都抱怨薪水不夠多,東西都好貴,日子超難過;可曾想過那些需要接兩三份工、所賺的錢卻只能勉強維持溫飽、生活仍接近貧窮線的人們對生活有著什麼想法和心態?本書的作者原本只是在網路上po文回應,沒想到迴響熱烈,得以集結成書(說明一下,這裡的窮人不等同街友遊民)。一般人好像都看不起窮人,覺得他們沒錢是自己活該不努力,但現今的勞資結構往往造成許多努力的窮人,過低的薪資逼迫他們必須兼數份工才有辦法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開銷;他們不是不想找收入好的工作,而是同時兼數份工的時間壓榨讓他們難以排出不受影響的時間去上更好的班,而真正的「沒錢」,我們應該很難理解,當你手上每一分錢都有更急切的用途,根本不會有餘錢能夠「存起來」是什麼樣的日子。「一般人」也都認為,窮人就不該抽菸喝酒把錢花在這種「奢侈品」上,但作者告訴你,有病痛沒錢看醫生、每天放工後筋疲力竭只能倒下沒力氣動,比起普通人能夠上醫院、健身房或從事休閒活動甚至度假,能夠止痛放鬆的煙酒已經是非常節儉的花費了。也有些人認為窮人就不該生小孩,作者認為窮人也是人,同樣有組家庭的欲望和權利,而且她告訴「你們這些有錢人」,你根本可以用不那麼花錢的方式養小孩(這點我相當同意):很多東西用二手的就好,使用舊衣布料做的尿布比起用過即丟的化學紙尿褲更省錢(還環保得多呢),沒有錢去補習去夏令營又怎樣,免錢的公園或慈善團體辦的活動一樣可以玩得很開心,作者想表示的是有錢不一定養得出快樂的孩子,家長用心比什麼都重要。
我覺得這本書的好在於教人用完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除非你人生閱歷豐富跟三教九流全打過交道,否則通常只會跟身分地位差不多的人在一起,眼界也就是那個階層的眼界。常聽人批評「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但我認為那是因為說的人沒換過位置,因為換了位置當然一定要換腦袋啊。現代人生活圈子太狹隘,有機會透過不同的眼光看事情,知道世界並不是我們自己認為的那個樣子,多點同理心也挺好。

 

【糖、脂肪、鹽】

糖脂肪鹽.jpg

這本書我看超快,每天睡前看,才四天就完封,果然不愧為吃貨,遇上食物的書就看得停不下來。是說大家都知道加工食品不健康,但卻不清楚到底有多不健康。這本書解釋加工食品公司是怎麼利用大量的糖、鹽、脂肪整出的重口味零食和速食征服消費者的味蕾,以及它們是怎麼摧毀人們的健康(還有去翻翻你的零食袋,看一下全世界的加工食品是被那屈指可數的幾家大廠所掌控)。按照被灌輸的理念,我們會覺得早餐穀片、濃縮果汁是營養的東西,很多標榜添加鮮果汁的加味水或各式飲料感覺也很健康,但nonono(搖小指),裏面加了很多的添加物,才能保證口感。自己動手做過烘焙的人都知道,糖和油加愈多愈好吃,為了健康想減少用量,就得面對成品難吃或難保存的後果,以此觀之,就更別提那些「超級好吃」又「久放不壞」的零食是怎麼做出來的了。

還有根據研究,嬰幼兒本身對重口味並不會有特別偏好,但是可以透過給食而培養,意思是父母如果從小給小孩吃調味重的食物,長大後他們自然就會挑重口味的東西吃。食品公司很清楚這點,因此無不竭盡全力攻佔兒童市場,按年齡先引誘父母買給還不懂選擇消費的年幼小孩,等到青少年期就直接強打廣告,從小就培養出一大批死忠擁護者。

近幾年看了很多食品/農業相關書籍,也有機會審思以前在農專受的教育。雖然被身邊的人揶揄說看這麼多什麼都不能吃,但我覺得更了解你吃的東西裏有什麼很重要,加工食品裏的添加物多少有其必要,零食、速食、飲料好吃得讓人難以抗拒,烘焙食物裏要加的東西一樣都不能少;這些叫我不吃不可能,但知道那些成分的意義後,我可以決定我要吃哪些、吃多少,這個能自我控制的知識力量才是最重要的。唉好吧騙誰呢,我就是一個無法戒吃垃圾食物意志薄弱的好吃鬼啊~~

 

【貓寧可買老鼠】

cat.jpg

 

又一本難得是以德國為主的書,而且更難得的是居然跟上一本互相輝映,告訴大家現今的寵物食品跟人類食物一樣添加了許多調味料和香精,原因是飼料原料太過低劣,不得不掩蓋味道和增加嗜口性才能騙寵物吃下去,也因此現今寵物罹患了許多和人類相同的文明病--癌症、糖尿病、肥胖症等等。書中指出一個人類的心理狀態極為有意思:現代人太愛寵物,不僅把牠們當成家人,也期待牠們的飼料和人類一樣,卻沒想過家中的狗貓可能根本不適合吃這類東西(各位應該見過寵物食品標榜著「普羅旺斯烤雞」、「迷迭香小羊排」、「香煎鮭魚」之類的)。身為畜牧人,對於肉骨粉、血粉、羽毛粉之類的當然不陌生,當初學飼料配方時也被叮囑這些都只能微量添加以免影響口味,而且提供的營養有限。沒想到如今在寵物食品裏是普遍使用,且隨著科技進步,現在連糞便(這個當初聽過但沒用過)(不過狗也愛吃屎啦)和屠宰場排放出的廢物汙泥都拿來做成飼料,且經過美化包裝後,飼主絕對不會知道拿來餵養自家毛孩的食物裏有這些成分(請去翻飼料包裝,檢查一下是否有XX副產品之類的字樣)。既然為畜牧人,說實在我不會把所有的副產品判死刑,因為有些確實可以利用的東西不用很浪費,能減少廢棄物量又能降低成本確實是互蒙其利,但先決條件是副產品品質要好,添加要符合動物天性(比如我就不能接受給草食動物乳品以外的動物性蛋白質,或是魚飼料裏大量添加禽畜產品),不得有危害到動物或人類健康的過度使用。
看這本書感覺又溫習了一遍飼料學,不過是暗黑版的。養狗多年後,我愈來愈懷疑市場上說不要給狗吃人食的道理何在,想想狗千萬年前跟到人類身邊,不就是靠著人類垃圾和殘羹剩菜好好的活下來的嗎,怎麼一進入現代就得靠飼料才能健康長壽呢(宣傳時間跟食品廠開始做寵物飼料是一樣的喔不意外吧)?當然現代人也吃得不怎麼健康就是了。結論:不要太相信飼料廣告,無論乾溼都一樣,你的狗貓愛吃不見得是飼料好,很可能是添加物的關係。注意一下人食的成分,給牠們隨餐吃吃並無傷大雅;想要自煮鮮食的,要考慮寵物的天性--狗雖然可以雜食,但牠們從解剖學到生理學都還是肉食動物, 以人類理解的健康給牠們太多雜糧穀物和蔬菜並不是最好的選擇。這個時代呢,無論人類或動物,想吃得安心都好困難啊。

順便談一下翻譯,簡介中說譯者是台北人,但書中不少用語帶著濃濃大陸味,以至於我看到一半還去確認譯者介紹;要不是出版社搞了影子譯手,就是兩岸文化上統一的速度比我以為的還要快(算了我在說什麼啊,電視報紙網路上早就等於統一了吧)...不是說翻譯好壞的問題,一些用語上的差異看著就是不對勁。

 

【藥廠黑幕】

藥廠黑幕.jpg

這本書提出現今藥廠很少投入在新藥研發,而是以現有藥物為基礎去開發同質藥,相較研發,藥廠花了更多的經費在廣告宣傳、控制學術界、收買醫師和政客。藥廠最賺錢的是專利品牌藥,因此它們會不計一切代價延長專利,此時要靠政客幫忙制定有利於維持專利權的法律;當品牌藥的專利期過了後,其他廠商便可以相同成分製造學名藥販售,因此在專利權到期前,藥廠會開發類似的同質藥當成新藥,然後交給醫師說服病患使用新藥,但這些同質藥的效果是否比原藥更好?不見得,因為同質藥所謂的「藥效」極有可能僅和安慰劑比較或甚至付之闕如,消費者花大錢買「新藥」極有可能純粹是當了冤大頭,白花花的銀子全進了藥廠的口袋。有興趣者這本書頗值得一看,書中詳細剖析了藥廠是用什麼樣的手法瞞天過海,將消費者玩弄於股掌之上。

其實不只是藥廠,綜觀其他包含農業、食品業的多本書籍,這些跨國大企業用的手法全都如出一轍。靠著贊助學術機構,企業可以取得或操縱對己有利的研究結果,很多作者就明確指出只要看研究者的經費來源,大概就可以知道報告結果是否有足夠的可信度。大量的政治獻金,能夠買到偏袒本身利益的法案;而收買第一線的「銷售者」(專業人員及商家),可以保證自家產品會被有力地推銷到消費者手上。這種上下一條龍的掌控,位居最底端的消費者真的只有當冤大頭被宰的份,好慘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ea5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